今天沒有要戰專任教師是否寒暑假要上班的事,也沒有想要戰教師憑什麼放寒暑假這件事,因為我相信大家看到認真與不認真的老師都是事實。所以,今天想說說的是自己這幾天、甚至是這近三年來專任工作下來的心得。
學生放假後的這幾天我在幹嘛呢?除了學測考完陸續有高三學生來諮詢升學準備或是回覆來信哭訴考壞心情的學生們,同時忙著規劃下學期的行政業務,還有手邊一堆未整理的評鑑資料,準備下學期要給學生們參考的升學資料;今天身體不太舒服沒去學校,但一整天下來還是寫了近十封下學期生涯與升學講座、模擬面試委員的邀請信函,真的是頭昏眼花了!我相信這也是很多輔導老師的生活寫照。
其實我常在想花這麼大的力氣與經費作生涯和升學活動的規劃但輔導室始終是個弱勢單位是怎麼回事,除了在上位者看不見(忽略?!)輔導老師的努力,更明顯地且讓輔導老師們有感的是孩子們在課餘時間參與講座的意願很兩極,甚至是愈來愈少人願意來參加。反倒是其他處室邀請業界名人、導演、藝人、夢想實踐冒險者、顛覆傳統生涯進路者的講座場場爆滿。這讓我反思到幾個部分: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方面身為輔導老師的我這三年工作下來,接到不少學生的反映與投訴,並沒有獲得相關單位的重視與處理;二方面希望往後能儘量不要再有孩子受到性別歧視與不友善的對待;加上最近教官在輔導室外的空地上基本教練與槍械操作的課程,我聽到了許多性別刻板印象與充滿性別歧視的用語,因此昨天在充滿歡愉氣氛的校務會議上,我實在忍不住舉手發表意見。
一向沉默寡言(因為都在跟學生和家長講話)、默默做事(尚不在座位上就被認為很閒?)、第一線處理學生和家長情緒的輔導人員(大家都不想接情緒性的電話或學生問題直接轉輔導室比較快),確實有必要讓全校同仁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以及我們看到的危機!雖然同事後來跟我說實在我說得太平和了…但其實我心中是有很多情緒的。也正因為我是學校裡的菜鳥,所以我的發言似乎引起了老師們的專注,至少原本像菜市場的會場都安靜下來了。
其實我覺得老師們在融入性別平等教育或特別針對性教育開講其實都是美意,特別有些學科的課程中有既定的教材是關於性與性別相關議題,像是公民、生物、健護…等;但如果真的沒有把握自己的課程活動是有助於提升學生性別意識,甚至是自己的性別意識都不夠且不自覺的話,反而會變成因為教師權力位階對學生的壓迫與霸凌。我在會議上提醒老師們四件事:
其一,課程與教學上對性別意識較沒把握的話輔導老師們都很願意和老師們討論或提供資源,之前和健護、公民科的老師們合作邀請同志諮詢熱線以及臺大學生會到班與談和分享的效果就相當不錯,至少拓展了孩子們對多元性別的瞭解;
其二,須特別留心用語與態度可能對學生產生的心理影響,不能因為是男校就認為什麼事都能談、什麼事都可以不修邊幅,像是先前就有老師在課堂上明明是想談尊重性取向與婚姻平權的時事,卻變得是自己的恐同批判大會,後續引發的效應更是讓同學們變本加厲地跟著起鬨、嘻鬧,讓班上隱身的同志學生自我概念受到極大的衝擊甚至有輕生的念頭,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年輕的生命有多大的影響不可不慎;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個月前,和學生們討論志願上的互動,讓我想起了十多年前自己填志願的種種畫面:看到成績好的人好像很好填、志願熱門科系隨他選,反觀自己卻對生涯很是迷惘、和家人有很多想法上的不同、離鄉背景還是要就近就讀……如今,自己當了高中輔導老師,每年都要陪著學生們填兩次志願,除了升學率是各校行政都很關注的焦點外,我個人認為這其實是蠻重要的一項工作,再加上最近看到一些評論與報導,很是感嘆!
我認為,之所以說選填志願輔導這項工作很重要,並不在於幫學生做出最精確的「落點分析」,說真的補教業在這塊的投入,根本不是學校輔導室能夠做得來的。但是以輔導的本質來說,輔導老師要做的本來就不是用分數去跑出所有學群的科系給孩子「照著填」,更不是用所謂的「落點」來決定孩子接下來四年甚至是生涯的唯一指標。我們在做的其實是幫助孩子從他高中三年的學習過程中、甚至是他這十八年來的成長歷程中,透過客觀的心理測驗或是在學綜況,幫助找到他們喜歡且能投入的生涯大方向。我們可以提供很多的生涯資訊、職業與科系間的概念,投入更多心力的還有在前面三年中我們透過各種輔導活動與講座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族繁不及備載。
但是事與願違,這樣理想的「適性輔導」願景其實在實務現場會有很多的困難。最大的困難就在於「觀念」。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做父母的天性,都希望孩子好,但所謂的好,其實也是來自父母的生命經驗、社會歷練以及大環境的態勢,擔心孩子會輸給別人、沒有競爭力、沒辦法適應臺灣的教育制度、擔心工作、擔心薪資…學校擔心升學率與榜單漂亮與否,這直接地影響到招生問題…與孩子相處最多的學校老師們其實也多半已有是孩子了,將心比心地關照下,也常聽到名校情結或是執著某些熱門科系的選填輔導原則。十二年前的我是如此,十二年後仍然如此,到底怎麼了呢?
我覺得上述的觀念也並不全然皆錯,適應社會也是重要的,但若只是一味地符合社會期待卻忽略了個別差異,那就是壓抑了!有些孩子的不快樂很早就會有外顯的表現,但有的孩子較順應而為或是所謂的「乖」,往往到了自己長大了較有批判思考能力以及相對地有決定權時才會發聲,通常也就是在高中過渡到大學的這個階段。說實在的,孩子也已經要十八歲,是個準大人了,難道孩子的未來不需要他自己多想想嗎?常有家長會問我說:「我是希望他選A,但老師你的意思說選B,孩子的能力較能發揮也能因為有興趣做得久?!那如果今天他失敗了怎麼辦?你要負責嗎?」我想,任何選擇都會有風險,我們誰都沒辦法為孩子負責,因為他的人生得要訓練他學著為自己負責!當我們用歷練與時勢的建議真的就能幫孩子奠定「成功」的人生嗎?當這樣充滿緊張、焦慮的氛圍充斥著社會、家庭乃至學校,大家都在忙著要推著孩子要去「適應」這個社會,卻忘記除此之外我們每個成人不也都是用不同的方式「活」過來的的嗎?
我想起了多年前在學習輔導與諮商時,恩師打了個比方:如果教授總是示範給我們看諮商要怎麼做才是「對的」,那麼每個人都變成××牌罐頭(××請填入你自己的學校…),就沒有個人特色了;同樣的,當我們急著把孩子推向所謂的「適應社會」的樣子時,因為好奇和快樂的自主學習力、因為不怕犯錯而無限延伸的想像創造力也就跟著被磨掉了。並不是說念學科不重要、也不是要排拒升學考試,而是在這些分數堆疊的高牆下,我們在意的是孩子們怎麼堆疊的、怎麼爬上來的,還是我們只看見每個人爬得多高呢?過程中的價值,往往也只有在停下來細細與孩子聊時,才能被看見和疼惜;然而在做這件事情的人,經常並不一定是孩子們最渴望被看見的人!
而上述這樣的觀念,其實行之有年,教改想要破除這樣觀念是番美意,但近日社會聲浪卻也實實在在地反映了輔導老師在選填志願輔導時常見的棘手議題:長輩和孩子想要的不見得一樣!上星期去苗栗縣教育局帶工作坊時和在地老師們有很多精彩的對話,其實輔導老師常扮演著很尷尬的角色,說我們的專業建議也不是,不說也有違自己的良心,在種種的考量下,有時我們好像也只能順著多數的聲音走,自求多福。聽著老師們無力的告白,我鼓勵著大家做多少是多少,同時也別把自己擺在一個好似另一個可以決定孩子生涯的角色上!
如果說回到生涯就是會有變動性這件事上來說,生涯可以被規劃,大家的意見也都值得參酌,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引導孩子擁有因應生涯變動的能力,此時的選擇也許不是最終的決定,我們成人不也有許多的轉職和變遷嗎?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許還會有更多的可能性,而這個可能被看見,對許多失意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動力!往往在和成績表現不盡理想、填不到自己夢幻科系的孩子身上看到能夠在這樣的觀念討論中,看到他們重新對人生燃起了希望,也願意給自己更多的彈性和接受度。有孩子打趣地跟我說:「其實大人才是最不能接受變化的!」真是一語中的。
我曾經和一個家長懇談志願選擇一個多小時後,跟家長們這麼說:要放心大概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孩子再優秀再有成就,我們難免都會擔心,因為那就是父母的愛;但是上了大學孩子的生活重心總是會漸漸離開家,我們也得學著一點一點地放手,因為接下來我們也得要面對和自己、夫妻、自己的生活了。讓他們也嘗試從挫折中學著面對自己的人生吧!
同樣的,不論是老師或是父母,在我們能陪在孩子身邊的時候,給他支持和關愛,當他需要幫助時和他討論,確認他是否有經思辨、有獲取資訊的能力後;若然,那麼我們能做的,就只是參與他的人生但不是決定了他以後要過什麼日子。適性並不是要師長幫孩子決定他適合什麼,而是幫助孩子認識自己適合什麼,放下我們的執著與過度期待,才能真正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
後記:會不會有天自己有了小孩,就換了個腦袋呢?角色的為難啊!那這篇就存檔下來,以後好好反思一下吧!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身為傳統明星高中的老師,看到近日對於第一次免試入學(簡稱「一免」)的相關報導心中有很多的問號。
其實我看不出敝校報到六成多哪裡好讓「專家」的眼鏡跌破…所謂的專家應該也還是用傳統排名的思維來看所謂的明星高中有多少人報到吧?這報到率的意義在專家或是家長眼中是怎麼解讀的呢?
每間學校免試的名額本來就不一樣,北市大家想擠進去的學校又把多數名額保留在特招…學生覺得自己再考一次會更好、想試試看的心態應該也蠻正常的,特別很多家長更會鼓吹:都到得了第三志願了,再拼一下就有第一志願了…這望子成龍的期待,大概在我們的成長經驗中也一直都是如此,特招又這麼多名額在等,那當然就不會來報到啊!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去聽了Professor Mark的演講
這場演講主要是在談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的精要
工作、友誼、愛這三大生命任務/課題中
我們如何可以用更有勇氣的適應方式來過生活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個周末又帶了一場團體工作坊
實在是累到不行
但累積了上星期的疲勞
其實喉嚨有點無法負荷
謝謝你的陪伴和鼓勵讓我支持下去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天帶了一場工作坊
其實是用團體的形式在進行
陪伴成員們處理情傷議題
其實在團體中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是淡江的個案研討會
也算是在淡江大學實習的一件大事情
這陣子的心情起伏
其實也沒有辦法多做些準備
幸好之前實習課提報的是同個個案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是明天了
第一間機構要面試了
雖然很想進去
但也帶著一些複雜的心情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幫mini作口試的記錄
又再次聽了阿花老師動人的分享
以及充滿人味的思維方式
真的讓我很欣賞!!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諮商師談了一個學期
時間總是在回首時覺得過得特別的快
回想這一個學期以來
真的是歡笑與淚水交織的一學期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的聖誕平安夜
研究生的過節方式是上課、督導、諮商
就還是當平常的一天來過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學習諮商
不是只有這三年的事
可能是接下來幾十年都要學的事
走過自己的議題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在整理之前上家族治療資料的時候
我突然看到了爸爸寫給我的一些成長經驗手札
才驚覺到這麼好的素材我竟然差點忘記了
也許從這些經驗的敘述出發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已經將近午夜十二點了
但我似乎還沒有睡意
並不是因為明天的見面
而讓我此刻有著想要書寫的動力
而是看到了一年多前自己寫的網誌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我整理了一下這幾次
媽媽團體的經驗和感受
確實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
因為年輕、歷練的關係
我知道我在臨場反應上、經驗反映和舉例上不如熟練的心理師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的課程開始前,阿朱和我通了電話
她提到有少數幾位家長反應說
覺得課程上得太簡單了,希望可以上得難一些
說實在聽到這些話我有一些挫折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和督導討論到在回覆函件時
我好像容易會有一些揣想的詞語
雖然個案回覆是還蠻能貼近他們
但督導提醒我不要太過度推論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的實習真是刺激
連帶兩個團體
都有一些不同的學習
同理心團體好像可以看到成員們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一
昨天夜裡的情緒還沒平復
一邊騎車,還是一邊想到你
我相信會慢慢好起來的
非典型獅子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